2005年7月15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小小烟贩织就假烟销售网络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吴杰/文 本报见习记者 陈立波/摄

  5年前,福建人林镇兴在衢州还是一个寒酸的假烟小贩,零打碎敲地做些假烟小买卖;5年后,他编织了一个覆盖衢州全市,辐射宁波、江西的假烟销售网络。仅2003年初到2004年1月,他就购进假烟21万条,货值金额达1000多万元。
    近日,衢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会同衢州烟草专卖局经过数月的艰苦侦查,摧毁了这个假烟销售网络。
    
    举报牵出假烟巨案
    今年1月17日,衢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衢州市烟草专卖局的报案,称有群众举报一个叫“阿兴”的福建籍男子在衢州长期销售假烟,目前正准备运送假烟前往开化县城。
    根据掌握的情况,当天下午,民警和烟草稽查人员在开化县华埠收费站设卡盘查可疑车辆。没过多久,一辆微型面包车就进入了执法人员的视线,一检查,果然在车的后座上发现了四五箱假烟。
    车上的两名人员当即被民警带到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在审查中,两人坚持说自己只是给老板送货的,具体送什么货一概不知。
    难道大鱼没有抓到,只逮住了小虾米?民警们没有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民警搜出了一张邮政汇款单。凭着这张单子,警方确认这个人就是群众举报的“阿兴”,其真实姓名为林镇兴。
    在审讯室,被撕下伪装的林镇兴要么低头不语,要么东拉西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于是,民警改变了审讯策略,决定从驾驶员那里寻找突破口。
    从驾驶员口中,民警了解到有与林镇兴关系密切的福建籍男子林批修正住在某宾馆内。民警立即出发,将林批修抓获归案。
    林批修的落网让本来故作镇定的林镇兴慌了手脚。在强大的审讯压力下,林镇兴交代了自己藏匿假烟的窝点。
    当民警赶到衢州市中医院后门、清莲里、世纪花园、松园等5个藏匿假烟的窝点后,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堆积如山的假烟。这些烟有的被装在纸箱里,有的被隐藏在白色泡沫盒中,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前所未见。经清点,民警共查获了假烟230余箱,计1.3万余条,品种20余种,货值金额40余万元。
    
    假烟小贩的发迹史
    如果把这个假烟销售网络比作一张蜘蛛网的话,那么林镇兴就是苦心经营这张黑网的蜘蛛。
    1999年,福建人林镇兴从老家来到衢州“开创”假烟“事业”。刚开始,林镇兴只是进几条到几十条假烟,然后到衢州市区或城郊的农村卖。假烟的利润是丰厚的,几次下来,林镇兴尝到了甜头,他贩卖假烟的数量也一次比一次多。而林镇兴所销售的假烟大部分都是由老乡林批修从福建运来的。
    经过几年的经营,林镇兴在衢州逐步建立了一个以市区为中心、网点遍布全市,同时辐射相邻城市的假烟销售网络,假烟的销量也逐年增加。根据林镇兴的笔记本记载,仅2003年初到2004年1月,他共从林批修那里购进假烟3300余箱,共计21万条,品种多达32种,货值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
    
    机关算尽自食恶果
    据办案民警介绍,林镇兴为了逃避打击,做事非常小心。他用于联系生意的手机有好几部,还用他人的身份证在银行开设了十几个账户用于存放黑款。林镇兴在自己的住宅里从来不放一根假烟,每次提货也不让别人直接到仓库提,而是他换乘三轮车把货卸在路边,不让接货人看到车牌号码。
    此案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林批修也是一条“大鱼”,他除了向林镇兴供货外,还在其他省市从事假烟销售活动。据目前统计,此次被衢州警方捣毁的假烟团伙共有50多名涉案人员,林镇兴、林批修已被警方逮捕,另有5名贩假人员被刑拘。警方仍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中。